东部医疗UP! 广医附属中医医院天河院区9月下旬将投入使用
广州市广氮地区科韵路以东、广园快速路以北的一处工地正在紧张的施工中,上百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天河院区所在地。8月4日,笔者了解到,天河院区预计2023年9月下旬试运行,届时这里将建成广氮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天河院区项目已完成结构封顶和外墙施工,目前主要开展室内装修、机电设备安装以及室外工程等施工。”医院基建办负责人介绍说,这座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六位一体”的智慧型现代中医医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坤三路1号,总建筑面积为122050平方米,建设有门急诊楼、综合楼、后勤保障楼、医技楼和住院楼等,与项目建设配套的地下停车场(兼人防)、公用工程、室外工程等。医院规划床位800张,日门(急)诊5000人次,承担着提升天河区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广氮地区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解决广氮地区及周边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重任。
以患者为中心打造人性化医疗中心
(资料图)
天河院区以患者为核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并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医疗资源,打造智慧型医院。为了提高就医体验和缩短就医时间,建有一套患者服务平台,可将线上预约、药品配送到家、检验检查结果自动推送到患者手机。院内AR导航,可根据患者诊疗项目智能导航对应治疗科室、药房和医技科室,帮助患者设计好最佳的路线,患者就可以按照这个导航走,像地图导航一样,方便患者就诊。
智慧病房里,护士实时监控全区患者情况,输液监护仪主动预警、告警,提高更换及时性也构建安心、安静的输液环境。患者通过病床床头屏可获取就诊期间全周期的信息,包括查看用药信息、预约手术信息、预约检查信息、康复治疗信息。诊疗信息可按时间推送给患者,以提醒患者用药、治疗,同时患者还可通过床头屏接受健康宣教。
多院区协同打造同质化医疗高地
天河院区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为引领,按照“大专科,大综合”的原则建设,开设科目齐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针灸科、产科、老年病科、新生儿科(含NICU)、康复科、外一科(胃肠肝胆方向)、外二科(泌尿方向)、外三科(脑外、胸外方向)、外四科(乳腺、甲状腺方向)、创伤、脊柱、四肢关节、放疗科等;开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治未病中心、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无痛诊疗中心、睡眠监测室等。
天河院区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同珠玑院区、同德院区资源共享,围绕专科常见病种、优势病种,运用成熟的中西医诊疗方案,疗效突出的中医适宜技术和特色中药制剂,有效解决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治疗。医院通过分类指导、分层培育、分流发展,构建系统完善、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的诊疗体系,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实现“家门口”看名医
为了让基层群众享受到名中医就在家门口的优质中医医疗服务,医院柔性引进石学敏、凃晋文等国医大师设立传承工作室,聘请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作为针灸医院首席科学家,邀请赖新生、傅杰英、李万瑶等全国知名针灸、推拿名家坐诊。医院引进黑龙江省针灸专业青年岐黄学者杨添淞教授、针灸亚专科高层次人才范小华,博士30余名,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中医药针灸人才发展平台和高层次针灸人才队伍建设。
2022年医院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领导下正式启动“三级名中医下基层”项目,采用“一对一”模式,一个名中医工作室对应一个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医院已在全市建设64个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培养百名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将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到基层,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畅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64位名医将在驻点社区坐诊,开展养生保健教育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与健康咨询活动,广大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名中医的服务,实现“家门口”看名医、用好药的愿望。
天河院区投入使用后,将依托广东省治未病服务分级管理5A级治未病中心,牵头构建具有广州特色中医“治未病”四级闭环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应用21个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案。治未病科拥有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干预系统、脏腑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身体成分分析仪、经络检测仪等先进设备,为居民提供慢病调养、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一系列中医特色服务。
(文章来源:南方Plu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