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榴莲自由”?海外直采优势凸显

夏秋之交,泰国榴莲南部产区进入采摘旺季。南部产区是泰国榴莲主产区之一,今年产量约67万吨,相较去年预计增产超44%,这些榴莲会销往泰国国内和海外,中国是其重要市场。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进口榴莲量达到9.1万吨,是近五年同期进口数量最高的一年。京东超市销售情况显示,2023年1月至8月,线上进口榴莲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3.4倍,品牌数增长超过2倍,商品数量增长3.7倍。9月1日京东超市推出进口榴莲全国最低价,每斤不到25元,当日销售额是日均销售额的15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25日,泰国榴莲南部产区首次与中企联合集中开采的首批榴莲正式运抵云南。作为本次集中开采主办方,京东超市宣布8-9月期间为进口榴莲补贴3000万人民币。

在生鲜进口上,海外直采的优势凸显。

生鲜果品在定价时,考虑采购、运输、销售成本外,还需把损耗折算进去。过去,进口榴莲采购运输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增加了水果损耗,成本居高不下。而海外直采的方式可缩短采购链、物流链、决策链,实现供应链全方位降本。

京东零售大商超事业部海外直采业务部总经理路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在上游产地,京东超市与产区达成产地直采合作,缩短货源渠道;在中游物流,为尽可能降低运输环节果损,产地直采加工包装后,经过7天左右运抵中国;在下游销售,京东超市拿出3000万元补贴消费者,确保“同品质全网最低价”。

虽然海外直采缩短了流程,但榴莲从泰国枝头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仍要经过采摘、打包、运输、加工、入仓,再运输的过程,其中品控的难度较高。

“榴莲品控最大的质量风险是死包果,这是因为里面的干物质含量不足以支撑榴莲在采摘以后继续发酵的过程,就是相对的生果。”京东超市海外直采专业买手张博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京东在采摘上有一个量化标准,即达到干物质含量34%以上,对应一个果子在八成熟以上,挂果时间超过115天。

张博伦表示,京东超市较传统的榴莲,挂果时间足够长,果子淀粉含量足够高,高于行业的平均标准。但挂果时间越长,代表着货架期越短。按照传统,货架期能达到17-18天,京东做八成熟,效期只有14-15天,这需要更为高效的供应链。京东超市为销售树上熟榴莲,损失了保质期,比同行平均短3天。

此外,生鲜品类非标属性强,供应链较标品仍存在效率低、不够稳定等问题。张博伦向记者举例称,榴莲干物质含量的检测方式仍较为传统,把榴莲肉切成小块,放到特定的微波炉里蒸,测算剩余的重量。

有些公司也在尝试工业级的CT打印机,直接穿透果皮,照到果肉,但效果不理想,“一个榴莲的成像时间就要十个小时,一个货柜六千个榴莲,可能刚照完,榴莲效期都结束了,损耗很大。”张博伦表示。

其次,在产地侧的流程还是以人工为主,即打包、砍伐、装箱等都是人工参与,“这代表着有很大的误差,误差大代表着质量不能像标品那么稳定。”张博伦表示,京东也在研究能把榴莲进行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如今,进口榴莲已稳住“2”字头价格,消费者实现“榴莲自由”近在咫尺。为消费者带来可持续的优质、低价商品,已成为当下生鲜领域新一轮竞争的关键,也是检验平台综合实力的考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