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储规模环比上升113亿美元 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升幅为0.35%。
(资料图)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8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7月外汇储备环比走高主要受估值推动,7月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市场押注美联储加息尾声,美元明显走弱;同时,国际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反弹,汇率及金融资产价格推动外汇储备走高。”
记者注意到,在美元方面,随着美国通胀、就业数据的不及预期,市场对未来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有所减弱,7月13日,美元指数跌破100点大关,是202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随着美元指数的明显回落,全球各类资产价格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
7月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非农新增就业20.9万人,远低于预期的22.5万人。随后7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同比增长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1%,前值为4%,这是美国CPI同比涨幅自2022年6月创出40年来峰值9.1%后连续12个月下降,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此外,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的5%,前值为5.3%。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
温彬解释说,首先,从汇率因素看,7月美元指数受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且欧英货币上涨影响整体回落,全月下跌1.0%至101.9;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英镑分别兑美元升值1.4%、0.8%和1.1%。综合来看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升值。
其次,从资产价格因素看,美欧日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6个基点至3.97%,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3个基点至2.54%,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上升18个基点至0.61%。此外,主要股市多数上涨,标普500股票指数上升3.1%,英国富时100指数上升2.2%,但日经225指数下降0.1%。综合来看资产价格因素中股市与债市对外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
温彬还指出:“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可以推算7月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变化应在合理范围内,这表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表示:“2023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世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展望未来,周茂华告诉记者:“从趋势看,我国经济稳步复苏,外贸韧性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国际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同时,美元加息也进入尾声等,我国外汇储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周茂华还表示,国内经济稳步恢复,经济长期向好,人民币资产长期配置价值凸显,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方等,人民币汇率稳定基础坚实。
温彬还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温彬同时指出,随着一系列稳外贸和稳外资政策落地显效,货物贸易将继续发挥稳定国际收支基本盘作用,跨境投资有望改善,国际收支将延续基本平衡格局,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称:“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