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过后 忙收抢种 ——陕西西安“三夏”见闻|每日时讯


(资料图片)

芒种麦子黄,布谷高声唱。农人不知热,田间收获忙。正值“三夏”抢收抢种关键时刻,陕西关中平原一片片已经成熟的麦田里,随处可见联合收割机穿梭往返、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

在西安市鄠邑区渭丰街道真守村,几台履带式收割机一刻不停地在连片麦田里“联合”作业,将谷仓填满倒入翻斗车后,这些收割机又马不停蹄地调转机头,再入麦田。“今年夏收已经比往年晚了三四天,再不抓紧,就真的‘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了。”来不及停顿片刻,收割机驾驶员王成旭又在另一垄麦田,继续着机收作业。

在小心翼翼地指挥着收割机腾空谷仓后,粮农冯江涛准备驾驶已经装满的翻斗车,驶往村里临时搭建的烘干厂房。望着驶离的收割机,趁着“倒腾”的间隙,记者与他攀谈了起来。“眼前这片待收的麦田,面积在200亩以上,经过多年选择,大伙儿种植的伟农-169等小麦品种,在真守村呈现出了抗倒伏、抗病虫特点,产量稳、品质好是它的最大优势。都说‘麦熟一晌,贵在争抢’,这话在今年可有着重要意义:5月底、6月初的持续降雨,给小麦入地收割和晾晒入仓带来了影响,开启‘龙口夺粮’模式、确保粮食归仓,让大伙儿这几天都有点儿喘不过气。”他说。

受前期降雨影响,收回来的小麦湿度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晾晒、烘干,很容易发生霉变,对收成带来影响。西安市鄠邑区渭丰街办主任宫宏斌告诉记者,为确保抢收回来的小麦及时烘干、入库,鄠邑区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及时采购了5台移动式烘干设备,并将符合作业条件的闲置厂房等作为临时烘干场所,国家电网西安供电公司鄠邑分公司也从架设线路保证供电设备稳定运行入手,开启了24小时连续烘干模式。

“现在,我们在‘前线’地里干,后面有晾晒烘干‘保障团’,缓解阴雨天气带来的晒粮难的种种举措,真的是做到了我们粮农的心坎上。”冯江涛告诉记者。

冯江涛把满载而归的翻斗车开进烘干厂房,操作翻斗把小麦倒入烘干机抽送口后,又急匆匆地调转车头驶向麦地,开始新一轮的收割与装车。“芒种芒种,连收带种。今年夏收、夏种间隔时间短,收种很紧凑。现在,供销社已经将夏种的玉米种子、化肥、农药等送到了家门口,就等着小麦收获后下种夏播了。趁着天晴、土壤墒情好,我们也准备再接再厉,按时完成夏播,争取实现夏粮、秋粮的连续丰收。”

西安市鄠邑区委副书记任涛说,鄠邑全区小麦种植面积24.6万亩,目前全区11个种植小麦的街办已全部开镰抢收,200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在不分昼夜地开展机收作业,抢收小麦面积逐日增加,晾晒、烘干等工作也加紧进行。全区已摸排闲置厂房、村组道路等,开辟晾晒场地超23万平方米,全力以赴保障夏粮收割,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消耗。通过加强社会化服务,确保农民稳产增收。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随着降雨结束和晴好天气到来,陕西夏收进程呈加快之势。截至目前,陕西省已累计收获小麦232.5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16.18%;累计抢播夏播粮食作物255.12万亩,占预播面积24.1%。大规模机收作业已在关中平原全面展开,全省“三夏”工作稳步推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