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风控模式 光大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助力“专精特新”-全球热门
伴随着国家对经济新动能的重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逐渐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的香饽饽。而这类科创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专利等无形资产在当前难以抵押,甚至大部分企业处于投入大、亏损严重的境地,与传统信贷模式格格不入。银行在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上需要更换视角,多维度地对企业信贷风险进行评判,以创新的服务模式更好地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光大银行制定了《关于优化专精特新、科创企业全流程金融服务的方案》,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资质、经营特点、行业特点,创新服务机制,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在风控方面,光大银行不仅设立了“专精特新”专营支行,还推出打分卡制度对科创企业风险进行评判,为银行加大这类企业信贷投放提供了保障。
金融支持科创
(资料图)
作为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北京鼎创环保集团的创始人,越艳在20年的创业历程中对融资“难”感触颇深。
“早在2008年以前,去银行贷款都是用个人房产做抵押。由于房产的评估价格只有市值的一半,拿着一叠房本抵押都不够。银行不仅要求增加担保公司做担保,还需要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和配偶签订承担连带责任。”越艳表示。
凭借着对环保赛道的执着,越艳在企业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技术逐渐成熟并落地到产业上。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红利期的到来,企业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在国内各城市加大建设的背景下,建筑垃圾的产生也越来越多,这让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越艳表示。
越艳介绍,国内建筑垃圾的成分非常复杂,需要比较高的分类技术和处置技术,目前北京鼎创环保集团能将所有的建筑垃圾直接处置转换成产品,不仅成本低,也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白色塑料和橡胶能做成环保油,替代柴油直接使用;建筑垃圾中的木材、棉絮等物质则能做成燃烧棒,可供电厂燃烧发电;建筑垃圾中的红砖水泥则直接还原成砂石原料,可用于路基材料等工程。”
“技术是企业的价值所在,也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越艳称,建设一个传统产能200万吨的水泥厂,大概的资金投入需要12亿元,同等产能的一个建筑垃圾处置厂仅需要4亿元左右就足够了。
很难想象,依靠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处置,北京鼎创环保集团一家15人编制的企业,目前年处置的建筑垃圾已经能达到400多万吨,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
“2022年下半年,光大银行北京西客站支行在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主动与我们开展了合作,批复了综合授信500万元,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项目采购,缓解了企业的压力。”越艳表示,光大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利率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并且是信用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这在十年前是几乎不可能的。”
按照越艳的说法,银行贷款支持是对企业的认可,也少了烦琐且复杂的抵押手续。一旦企业有进一步扩产的计划,也会相应有融资需求,而银行的认可会让越艳在企业未来发展上更有信心。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大概是6000万元到7000万元,公司在发展中会一直有贷款的需求。但是,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抵押资产,这要求银行的贷款模式要不断创新。”深圳微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微言科技”)董事长黄聪表示。
成立于2017年的微言科技是一家立足数据要素安全流通领域的数据服务商,提供从数据源价值挖掘、数据处理工具到场景解决方案的全链路服务,自研拥有微语·We-Flow隐私计算平台、微智智能决策平台、天玑智能化营销平台等核心产品,通过“数据+产品+客户”的连接,为各行业各场景提供合规高效的数据应用方案。该公司于2023年3月被列入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是深圳数据交易所首批数据商,在深圳数据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十大数据商榜单》中位居第二位。
“光大银行对公司的授信额度为1000万元,这笔贷款不仅仅是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也是银行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增信业务的首次试验。”黄聪表示。
黄聪向记者透露,目前微言科技的营业收入年增在100%~200%之间,公司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而银行的贷款对公司业务的扩张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光大银行的贷款在一周内就到账了,效率在行业中最高。部分银行流程相对会更加繁琐,甚至有一家银行的贷款流程走了将近半年。”
多维度“把脉”风险
在国家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地的同时,“专精特新”企业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商业银行的“国家队”,光大银行更是在该领域积极布局。
据了解,光大银行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客群建设、优惠政策、全流程服务、产品创新、风险管控、集团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8997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光大银行已为近2000户开立存款账户,为近1000户提供授信支持。
“自去年年初以来,光大银行为了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圳分行成立了‘专精特新’工作小组,全面系统地推进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工作。”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磊表示。
他认为,银行加大对这类企业信贷投放的前提是做好风险管理,提升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专精特新’企业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要考虑到企业的科技含量有多高、科技是否前沿可替代、科技应用领域有多少,甚至竞争对手情况等方面,因此银行在支持这类企业时要能够对风险精准把脉。”
王磊认为,根据传统信贷模式,“专精特新”企业投入大、盈利能力弱等特征很难达到授信条件,这需要银行多维度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判断。“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成功推出了打分卡试运行线上版本,在传统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风险评级体系基础上,优化财务指标的设计,由偏重风险性指标向偏重成长性指标调整,由偏向经营性指标向偏重技术性指标调整。”
王磊介绍,银行打分卡是将对企业的研判从“定性”转化为“定量”,涉及到“专精特新”企业风险评判的14个维度,包括企业资质、成长性评价、科研实力和科研投入、企业团队情况、筹融资能力、IPO进度、刚性负债等方面。目前银行在推广打分卡过程中,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累计打分156户,有效样本132户,样本有效率84.62%。
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目前与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已有授信合作的“专精特新”企业有418户,较年初新增34户,已开户“专精特新”企业686户,较年初新增8户,“专精特新”企业授信余额合计68.78亿元。
王磊表示,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过程中,银行需要加强对行业和客户的研究,尤其是对芯片、医疗等重点领域中一些比较前期的企业加大支持。“深圳有一家芯片企业曾经持续亏损十多年。该企业从事的研发领域是中国芯片一直以来最薄弱的环节,光大银行是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坚持扶持该企业至今的银行,当时给予了近1亿元的授信,如今企业受到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也纷纷争抢与这家企业合作,这成为了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银行给头部‘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支持是正常的,但更要对一些发展前景的客户进行扶持,在市场竞争中有比较优势,这需要银行拥有‘慧眼识珠’的能力。”王磊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