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绿色低碳 金融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今日观点

聚焦科技赋能,金融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表示,金融业历来是科技运用的主要领域,运用金融科技改造传统金融,是金融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可观的客群需求,使得我国在数字化银行、平台融资、投资理财、保险、电子支付等领域迅速发展。”在李扬看来,下一步应充分发挥场景优势,把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创新融入到金融业务活动中,打造多层次的场景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功能,进一步在服务客户方面探索新路径。

李扬认为,加强对金融科技的治理十分必要。应健全科学的监管框架,建立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机构的垄断判定标准,强化数据垄断的监管与治理,注重对消费者主权的保护。


(相关资料图)

“我们需要审慎包容的治理体系与机制,应兼顾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李扬说。

论坛期间,证券期货业网络和数据安全实验室正式授牌。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介绍,证券期货业网络和数据安全实验室由深交所和北交所联合共建,聚焦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等重点工作。“这既是发挥行业科技合力、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支撑的积极探索,更是支持深交所、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姚前表示。

科技创新离不开优质企业,北交所积极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特色优势。北交所副总经理李永春在论坛上透露,北交所将提高效率、明确预期,完善发行上市准入安排,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多措并举提升市场交投活跃度,促进优质企业估值和流动性达到合理水平;贯彻普惠金融政策导向,进一步推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夯实新三板市场培育功能,持续优化市场基础制度。

据李永春介绍,北交所开市以来已有上市公司197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超过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九成。总融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

近年来,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始终贯穿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之中。“绿色金融已经成为经济金融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表示,一方面,绿色金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引导资金流向“双碳”项目,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为商业银行特色化经营开辟了新赛道,有助于推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可持续经营能力。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成果,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有望带来累计139万亿元的投资需求。据中金公司估算,2022年我国绿色投资规模达到2.6万亿元,未来5年有望增加16.3万亿元。

中金公司首席运营官楚钢介绍,公司积极参与绿色投融资,协助发行绿色债券,投资碳中和相关项目和技术。2022年,中金公司完成绿色相关项目交易规模超7000亿元,境内累计承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近3400亿元。楚钢透露,下一步,中金公司将继续布局绿色金融,加快探索绿色ABS指数、“碳中和”权益指数、ESG债券指数、碳市场交易等新兴业务和产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