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色转型提速 储能站上风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了110%以上。


(资料图)

储能已经不可避免地站上能源发展的风口。3月29日,在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中电联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协办的“2023中国储能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推动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加快储能技术安全已成为行业共识。

新型储能助力能源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构建新能源体系的过程中,新型储能已成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论坛上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指出,储能产业意义重大,储能不仅指电化学储能,还包括抽水蓄能等,新型储能可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个方面提高风光发电消纳能力,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能源转型。

康勇表示:“储能的发展跟中国新能源风电光发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商业模式上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完整的市场机制的支持,发电侧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好消纳和生产,减轻电网压力,电网侧可以帮助电网扩容缓解电路阻塞,用户侧可以降本增效,提升整个电网的稳定性。”

康勇同时也表示,储能目前面临着投资运营模式、收益定价模式的难题。电网侧,配储成本不能输配电成本,投资储能的经济性不强,大多电网新能源配储主要是通过能源管理模式进行的,不能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新型电力市场。收益定价模式上,目前是谁提供谁获利、谁收益谁提供的原则,而本来电网侧储能则需要发电侧、用户侧共同承担。

现阶段储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技术创新、运行方式、商业模式、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机制体制设计以支持政策研究,储能的发展需要深刻把握能源转型的方向,要与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与规律相吻合。

在谈及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储能规划引领、优化储能配置运行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要不断提升新型储能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建设高质量的新型储能产业。同时,结合电网、发电结构和发展需求,统筹规划配置能源的储能的比例与规模,以灵活性资源的定位确定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各类储能的作用,提升储能资源效率与效益。

大唐集团新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晨光认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以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提出,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和开发已成为常态,整个电力系统面临新能源规模不断扩大,电力需求平衡不断扩大的难题。吕晨光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影响储能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上的,容量配比上的,辅助服务市场上的,技术成熟度的影响以及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本身的供需平衡,对于调节容量的需求等,这些都是左右储能电站布局的因素。”

储能安全问题引重视

伴随着大型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大量投产,如何保证大容量储能电池的本质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储能安全事故超60起,2021年以来已发生18起。储能电站的电池堆、电芯、模组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发事故。

目前公开披露的储能电站起火事故中,约80%以上为三元锂电池,且事故多发生在电站调试、充电或充电休止中。电化学储能电站由于其化学性质,更易发生火灾等事故,因此,新型储能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从2021年年底开始,国家和地方就出台了多项政策、工作方案,着力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涵盖安全风险隐患整治、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等多方面。同时,着力于储能安全的国家、行业标准也正逐步丰富。仅2022年1月、4月、5月国家能源局就连续发布了《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2022年8月、10月,北京市又相继印发《北京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北京市新型储能电站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对100kW/100kWh以上的储能电站提出管理要求。

宁德时代储能解决方案高级经理王志超称,消防安全方面,宁德时代采用探测防爆灭火三个维度防护,在消防策略方面有四个等级,宁德时代对于安全的认知为,预防设计大于实际消防,也就是说疏大于堵,在设计上做一些安全防护。

国家能源据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苑舜表示,“十四五”是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是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也是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难得的机遇期,储能的安全问题关乎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储能的发挥作用一定要始终把安全作为储能生命底线,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学化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将建立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作为整个电学化储能电站管理制度的措施之一,并支持由中电联牵头建立国家电学化储能安全监管平台,进一步凝聚行业力量,推动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