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纳米公司董事长、总裁张淑梅:未来十年纳米产业将继续腾飞

苏州是如何与纳米结缘的?十多年来,苏州付出了哪些努力?苏州纳米产业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带着这些问题,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淑梅。

上海证券报:16年来,苏州是如何从零起步,打造出纳米之城的?

张淑梅:2006年,苏州联合中国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产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产业,我们做好了“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持续花大力气长期投入,搭建平台、吸引人才。


【资料图】

2010年,我们成立了苏州纳米公司,主要职能是建载体、建平台。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99号规划建设了苏州纳米城一期,规划设计的建筑面积是150万平方米,包括30万平方米的研发、中试、孵化平台,20万平方米的办公、会展、研发大楼,30万平方米的实验室、商业配套,以及企业自建厂房、办公楼等。

我们在纳米城里搭建了十多个专业的平台。例如,在基础性平台方面,我们建了纳米加工平台、纳米测试分析平台、集成微系统封装平台;技术支撑与工程化平台方面,我们建了MEMS中试平台,纳米机电制造、光电制造、柔性制造、有机光电制造和光电加工设计试验中心,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标准与检测中心、纳米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产业投融资中心等,全方位服务园区企业的技术科研、产品创新、产业化发展需求。

目前,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总体规模全国领先,约占全国的30%。2022年纳米产业相关企业1128家,产值规模达1460亿元。

上海证券报:围绕加强科研“底座”建设,苏州纳米城有哪些经验?

张淑梅:2006年我们引进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随后又引进中科院微电子所,紧接着建立了一个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实验室。一方面,集聚的人才和外溢的成果,可以很好地与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合;另一方面,进一步引进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创新平台。

2016年后,苏州纳米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萌芽期进入了黄金期:近40家科研院所、高校研究院纷至沓来,他们与企业联合立项,围绕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健康材料、微纳器件设备等领域立项、攻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世界级的技术,并逐步实现创新产品的开花结果。

上海证券报:园区在设立产业基金、资本助力上,做了哪些工作?

张淑梅:苏州纳米公司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国投平台及元禾投资,设立了从天使轮到ABC轮多层次的产业基金,对园区内近200多家企业进行了资金支持,并在细分领域如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等方面,投资了10只基金,总规模约20亿元,后续则引导了80亿元至100亿元的投资规模。截至2022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先后汇集了15家纳米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其中自主孵化了5家上市公司。

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聚焦细分领域,追加细分领域的产业基金,助力第三代半导体、新一代纳米材料、MEMS器件等领域入园企业做大做强。

上海证券报:未来苏州将如何建设纳米产业高地?

张淑梅:2023年,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兴浦路333号规划了纳米城二期,即纳米健康产业园,占地97亩,规划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同时,我们还将筹建纳米城三期,即第三代半导体孵化基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双灯路1号,占地150亩,首期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我们希望创新融合模式,努力将细分领域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打造成另一个千亿产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