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2022年北京社零消费下降7.2% 2023年力推51项改革任务恢复扩大消费

2022年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据接近2017年的水平,较2019年降幅为8.4%。


【资料图】

2023年春节过后,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并发布2023年“拼经济”的政策方案,扩内需促消费是地方发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近日联合印发了《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制定51项改革任务,将清理隐性壁垒与恢复扩大消费有机结合,打通营商环境痛点堵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文件称,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医院、公园、地铁、科技园区等单位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北京未来将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2022年社零消费13794.2亿元

根据1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北京全市消费品市场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4.2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实现商品零售12832.6亿元,下降6.6%;餐饮收入961.6亿元,下降15.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近十年的社零数据发现,2022年的北京社零数据接近2017年的水平,较疫情前2019年的15063.7亿元,降幅达到8.4%。

北京2016年-2022年社零消费总额一览

图片来源:本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另外,2022年北京落地首店811家,其中国际品牌占比12%。近4年来,北京市共引进2774家首店,其中,2019年有878家、2020年183家、2021年901家。

2023年1月中旬,北京市官员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北京将发挥超大城市市场容量优势,2023年力争实现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接触性消费行业恢复到2019年水平,全市总消费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以上。2023年北京将努力实现全年社零总额增长5%左右、批零销售额增长6%左右的目标。

51项改革发力促消费

从2023年春节期间的数据来看,随着经济稳步恢复和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北京消费市场在加快恢复。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春节假日期间,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50.9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农历日,下同)的98%,较2019年增长13.2%。北京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531.1万人次,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8.7%。

根据北京最新发布的《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涉及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民宿、文化演出、新消费品牌孵化等8个业态,从优化和完善消费企业准入准营制度、进一步规范对消费企业监管执法、推动符合消费企业特色的改革创新、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等四个方面部署工作,共制定51项改革任务。

在推动消费改革创新方面,文件提出,合理放宽餐饮、连锁等业态进入限制。针对连锁企业进院校、医院、公园等单位进展慢,批准难度大等问题,各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体育场馆、医院、公园、地铁、科技园区等单位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

另外,文件还提出,北京未来将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公布户外展示设施设置标准规范及管理细则,优化促销“无需许可活动报告”内部管理流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